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材智薪传·师者匠心”与时光对话的科学家精神访谈活动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赓续科技报国初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4月22日下午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站开展了一场“材智薪传·师者匠心-与时光对话的科学家精神”的访谈活动。这场跨越代际的学术对话,不仅是对科学家精神的深情礼赞,更是学院为青年学子搭建的精神传承“特快专列”。当时代呼唤科技创新的号角愈发嘹亮,我们追问:该如何让科学家精神突破实验室的边界,在年轻血脉中生根?这场对话,正是学院给出的铿锵答案。

本期嘉宾是纳米孪晶超硬材料微观结构设计与合成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栋利老师。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亦晨的带领下,辅导员及晨曦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中心的学生们,与于老师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这场访谈活动,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精神的璀璨光芒—那是对科研的无限热爱,对国家的深沉情怀,对团队的执着坚守,以及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他们用自己的科研生涯,诠释了什么叫做“材智薪传”,什么叫做“师者匠心”。
当两个多小时的访谈落下帷幕,工作站内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材料人“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研定力的致敬,更是对科学家精神完成代际传递的热烈回响。此次访谈不是终点,而是学院思政创新的战略新支点——材料学院将继续以科学家精神系列访谈为抓手,构建辅导员赋能体系,通过组织辅导员深度参与访谈策划、全程记录科研故事、系统梳理学科发展,让思政工作者既掌握“育人”的温度,又提升“学科”的精度,将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日常思想引领,使思政教育既有理论高度更显专业厚度。这场精神接力也将发展为系统性工程。学院将建立“科学家精神访谈”长效机制,打造科学家精神长廊,形成科学家精神红色手记等系列成果,以更科学精准的方式促进代际对话。
当辅导员队伍成为科学家精神的“翻译者”,当系列访谈化作永不落幕的“精神展馆”,材料学院定能在青年心中构筑起科学信仰的立体坐标系,让思政工作与学科发展同频共振,持续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注入燕大动能,在科教报国的征程中书写新的华章。
上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考研择校专题讲座
下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党校开展《人工智能驱动的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趋势》专题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