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至13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通过理论实践双向贯通的模式,在全院学生中掀起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热潮。此次系列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青春话语体系诠释劳动价值,用劳动实践践行使命担当。
【主题班会:劳动精神入脑入心】
共话劳动价值,播撒成长火种。24-1班:班长董敏谦的倡议点燃了同学们的劳动热情。通过“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号召,许多学生开始主动承担家务、参与校园服务,逐渐理解了“劳动不仅是付出,更是自我成长的阶梯”。24-2班:劳模故事的分享让同学们热泪盈眶。一位同学感慨:“原来平凡岗位上的坚持也能创造伟大。”班会后的讨论中,大家纷纷写下“劳动心愿卡”,立志用行动致敬劳动者。24-6班:劳模精神的学习让同学们重新审视“奋斗”的意义。一名学生坦言:“以前觉得劳动辛苦,现在明白,它教会我们脚踏实地去创造未来。” 24--7班:辩论会上,关于“劳动是否等于苦力”的激烈讨论,打破了部分同学的刻板印象。一名曾抵触劳动的学生在总结中写道:“劳动让我找到了专注的力量。”



【校园实践:汗水浇灌青春蜕变】
知行合一,劳动教育落地生根。24-1班:清理讲台时分类投放粉笔纸屑的细节,让环保理念不再停留于口号。一名同学感叹:“原来劳动中的每个选择,都在定义我们对环境的态度。”24-2班:规范自行车停放时,一名总爱乱停车的同学红着脸道歉:“以前觉得方便就行,现在才明白秩序需要每个人守护。”24-3班:搬运违规车辆时,女生们主动加入“体力组”,打破了“重活只能男生干”的偏见。一名女生擦着汗笑道:“劳动面前,没有性别标签。”24-4班:全员协作整理教室的过程中,原本“事不关己”的学生主动承担最脏的角落。班长发现:“劳动让腼腆的同学也打开了话匣子,团队凝聚力意外提升。”24-5班:宿舍美化行动中,擦栏杆的细心、拖地时的协作,让原本疏离的室友关系变得紧密。24-6班:擦拭黑板时,有同学自发研究清洁剂配比,将劳动变成了“化学实验课”。这场实践让许多人意识到:“劳动不仅是体力活,更需要智慧与创新”。24-7班:整理快递架时,同学们发现“混乱源于随手一放”。活动后,不少人养成了取件后主动归位的好习惯,校园文明悄然升级。







劳动是青春的底色,行动是最好的成长!这个五月,材料学子用双手触摸劳动的温度,用汗水书写成长的答案。当教室窗明几净、当校园井然有序,改变的不仅是环境,更是年轻心灵对“奋斗”二字的深刻理解。劳动教育,正在成为他们人生路上最生动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