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燕山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网站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正文>

云端科普材料课堂赋能小学生科学素养: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五育融合”育人实践落地青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6
浏览:

 

近日,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科学家精神引领下高校‘五育融合’与‘一融双高’育人路径研究”试点项目,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科研资源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学院副院长梁永日教授领衔的课题组选派研究生崔奥、武美君、蒋珂原,与学院正在青海省德令哈市长江路小学支教的燕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赵雅函协作,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为该校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材料科学科普课程。此次课程不仅是科普传播的有益尝试,更是学院推动“五育融合”、强化“一融双高”育人机制的具体实践。

此次科普课以“材料科学生活化”为核心,旨在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服务辐射社会,实现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课堂上,学生们全程热情高涨、掌声不断。2024级硕研1班的崔奥以“奥林巴斯倒置显微镜”为切入点,从仪器结构、成像原理讲到实操演示 ——当他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将最短物镜下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再换用高倍长物镜聚焦样品微小区域,屏幕上呈现出细腻的微观结构时,学生们纷纷发出“哇”的惊叹,自发响起掌声。同学们纷纷主动提问:“能看树叶的细胞吗?”“显微镜能放大多少倍呀?”,互动声与求知欲交织,课堂氛围格外热烈。

2024 级硕研 1 班武美君,以“维生素 B2 的双重奥秘”掀起课堂高潮。她先解析核黄素的荧光特性:当核黄素粉末缓缓倒入水中,灯光下因摩擦、惯性及表面张力作用形成的“荧光流星雨”瞬间绽放,黄绿色的荧光在屏幕上流转,学生们兴奋地凑到镜头前观察,甚至互相分享“我看到光点在动!”,现场掌声持续数秒。随后,武美君科普核黄素对人体代谢的重要性,并补充 TPU 薄膜拉伸机原理,学生们听得格外专注,不少人认真记录下“水溶性维生素”“力学测试”等关键词,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2025 级硕研 1 班的蒋珂原则带学生“走进”课题组的铺膜实验:从聚氨酯 DMF 溶液的原料介绍,到双层玻璃板的铺设逻辑,再到 70℃控温、刮刀调节、涂布操作的分步讲解,每一个细节都紧紧吸引着学生。当他拿出提前制备的薄膜样品,关联到学生日常使用的手机保护膜、包装袋时,孩子们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分享“原来我的书包夹层也是这样做的!”“妈妈的化妆品包装也是薄膜”。主动互动的热情与此起彼伏的掌声,让“云端课堂”充满线下课堂的鲜活感,不少学生还主动请求“再看一遍涂布过程”。

    科普课不仅传递了材料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课后,有学生表示:“原来实验室里的机器能做出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我以后也要研究材料!”这种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正是学院“五育融合”育人机制所倡导的“价值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的生动写照。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科教融合、服务社会”的育人理念,开发更多适配青少年的科普内容,推动“五育并举”在更广范围落地生根,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燕大材料”力量。

上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第五期“材智薪传·师者匠心”与时光对话的科学家精神访谈活动 下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多举措并举,扎实推进法治“开学第一课”